8月1日,柔宇科技迎来了第五个生日。5年前,柔宇科技在硅谷、深圳两地同步启动时,没有大张旗鼓的仪式,没有大手笔的启动资金,甚至连办公门牌都没有。而5年后,这家创新企业已经聚集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人才,公司市值突破30亿美金,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公司之一。打破世界纪录的厚度仅有0.01毫米的柔性显示屏,是其“代表作”。
柔宇科技只是广东众多颠覆性创新企业的缩影。昔日机器轰鸣的“世界工厂”,如今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越来越多创新企业迈向全球舞台,掀起产业浪潮。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R&D经费投入2035.14亿元,总量首次位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13.2%。
【深圳雨伞厂】关注: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地区在全球“创新集群”中排名第二,甚至超越了硅谷。从迸发而出的创新想法、前沿技术到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广东加快迈向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里的创新速度正在赢得世界的认可。
产业崛起
▷从研发新技术到撬动新产业
“如今消费者到美国最大的电子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挑选无人机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会选择进口的大疆,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扬眉吐气。”大疆创新创始人汪滔去年获深圳科技奖市长奖时发表演讲说。
2006年,汪滔和香港科技大学一起做毕业课题的同学开始创业,大疆公司在深圳诞生,专门研发生产飞行控制系统。如今,大疆创新已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民用无人机领导企业,各类飞行平台和手持设备用户遍及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汪滔的校友,7年前,张云飞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后,便在珠海创立了云洲智能,成为全国第一家专注无人艇的企业,先后推出世界第一艘环保无人艇、中国第一艘测量无人艇、中国第一艘隐身无人艇等产品。
【深圳雨伞厂】关注:这位国家“千人计划”最年轻专家将产业触角延伸至上游新材料研发,由其主导建设的中国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也于去年落户珠海,成为珠海创新型企业从创新技术到产业化落地的典型。
张云飞告诉记者,未来3年,公司计划无人船控制技术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从最初的环保无人船,到现在海洋测绘无人船、车船一体水面无人平台等更广领域的无人船产品面世,我们正依靠技术创新加速走向‘深蓝’。”
同样在珠海,中航通飞的通航全产业链发展业态基本完成构建,备受瞩目的AG600正在全力备战首飞。公司董事长曲景文表示,中航工业“十三五”规划在珠海发展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双发涡桨飞机、领世AG300产业化等项目,代表了国际先进通用航空制造业的三个重要方向,市场营销及客户服务体系填补国内通用航空业发展空白。
大疆创新、云洲智能等企业撬动新产业、掀起全球产业浪潮的背后,广东正在加快抢占新产业、新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成为推动全球创新资源集聚的中心。
融入世界
▷面向全球 配置创新资源
光启国际创新总部董事长多里安·巴拉克以及他的团队,几乎每隔一周便要从以色列特拉维夫飞到深圳,与光启集团总部同事沟通。
中以两地办公,已是光启去年启动光启全球创新共同体孵化器与基金以来的常态。过去一年多来,光启在以色列、新加坡、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频频布局。
“光启的海外布局是对全球优秀创新资源的整合,推动创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光启创始人刘若鹏,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缔造了全新的产业,以超材料起家开发出光启“旅行者”、“云端”号等众多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产品。
刘若鹏表示,光启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全球创新共同体,实质是为了引进最顶尖的创新者加入,最终目的是“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截至目前,光启申请的国际、国内专利共4225项,其中授权2260项,占全世界超材料领域申请总量的86%,大大提升广东在超材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光启的新型空间技术、智能光子技术及其产品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初创企业一出生便站上全球舞台,老牌巨头则在实践中灵活配置全球资源,华为、比亚迪、美的等广东企业便通过布局全球市场实现快速发展。
【深圳雨伞厂】关注:在去年的里约奥运会上,珠海格力电器生产的空调成功进驻多个运动场馆以及相关酒店和机场等配套设施,成为唯一以100%自主品牌入驻奥运会的“中国造”产品。作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去”的家电企业,国际化路径无疑是格力津津乐道的一大亮点。目前,格力产品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球30%的空调市场份额。
创新生态
▷完备产业链 赋能技术创新
短短五年,柔宇科技在柔性显示领域从零起步,在全世界率先开发了厚度仅有0.01毫米的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开发了全球首款可折叠式3D虚拟现实智能终端产品,并将产品销售到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广东完备的产业链配套。“不管是华为、中兴、比亚迪、腾讯等大企业,还是南山科技园里的新创企业,晚上都灯火通明,甚至周边偏远、简陋的工厂也在为巨头提供重要供应链部件。”柔宇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自鸿颇为感慨。他表示,广东聚集了世界各地非常有想法、有闯劲的人,他们在一起碰撞会产生火花,再通过资本和产业环境、政策,火花会变成生生不息的能量。
与深圳隔海相望的珠海,正在形成的产业链生态便是产业链赋能技术创新的最佳印证:中航通飞、中海油、中国中车、新兴际华……越来越多“国字号”企业造出“海陆空”重型装备;ABB、帅福得等全球品牌和纳睿达、英诺赛科等海外创新力量,推动珠三角迈向“智造”;万力达、云洲智能等一批民营企业以技术创新为路径,加速成长为装备制造细分领域“单打冠军”。
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在这里被重塑,广东之所以能够成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地,被国家赋予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定位,得益于这里发达的制造业和完备的产业链条。
位于深圳华强北的HAX孵化器入驻了不少外国创客。来自英国伦敦的Pruthvikar Reddy带领着创业团队来到华强北,研发可追踪和分析滑雪方式的鞋垫。Pruthvikar说,团队也曾尝试在伦敦创业,但研发所需的零配件在伦敦太难买到了,“这里有我们需要的一切,购买零配件和找工厂都非常容易,能节省超过一半的时间”。
“创新产品最终还是要落地,大多数海内外企业还得回到广东这样的产业链聚集地来找厂家。”HAX孵化器运营总监武起予说,与其绕圈子,不如直接来到硬件中心,“在广东创造出一款新硬件的速度更快,产业化更加便捷,能够真正生产出灵活多变的产品”。
■广东经验
“创新环境是企业成长的基石和动力”
创新已成为越来越多粤企的标签。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9857家,总量跃居全国第一。“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卓有成效,以电子、家电、汽车为代表的三大支柱产业增速明显,表明广东振兴实体经济已迈出重要一步。”中科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说。
【深圳雨伞厂】关注:“这里具备很多能够成为世界创新之都的元素,这里有很多制造型企业,生产能力很强。”美国消费技术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瑞·夏培罗表示,以深圳为代表的广东有众多经验丰富的劳动力,有不少好的大学,有能力在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并且广东人也愿意去冒一定的风险。
在柔宇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自鸿看来,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与政府、企业、大学的水平和努力是分不开的,任何一方存在短板都会影响整体。“从柔宇自身的发展经历来看,广东多年形成的创新环境是企业成长的基石和动力,我们的下一个五年,希望能继续保持创新活力,聚焦‘柔性+’,建造一个全球共享的‘柔性平台’,把柔性电子产品和解决方案做到极致。”
名词解释: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可译为“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