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厂】关注:从“跟跑”到“领跑” 深圳向源头创新跃升
提到深圳,不少人都会联想到“创新”。一批创新弄潮儿涌现,一批引领创新趋势的院校、企业不断亮相国际舞台:
启动“十大行动计划”以来,深圳已引进5所诺奖得主科研机构,涉及生物和医学、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港中大(深圳)等高校正在为深圳增强源头创新力;华为、大疆、光启、柔宇、华大基因等深企的产品引领行业趋势……
【雨伞厂】关注:事实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无论是半导体、激光、无线电、雷达,还是现今广泛使用的互联网,无一不是先在实验室有源头创新,然后完成工程化,最后实现广泛的大规模的产业化,从而带来全社会的变革。
从一批影响世界的创新企业集群,到源头创新领域深度布局,深圳正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加速推动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流动。
1 “这座城市不仅扶持创新,还宽容失败”
深圳将再添一所诺奖得主科研机构——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诺奖实验室拟在深圳落成。启动“十大行动计划”以来,深圳已授牌成立4个诺奖得主科研机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而将来深圳计划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不仅招揽全球顶尖人才,诺奖得主科研机构更体现着深圳对全球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的布局。5所诺奖得主科研机构涉及生物和医学、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其研究方向都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吻合。顶尖人才牵头,让实验室与产业基础结合,最终目标便是希望破解源头创新难题,让深圳在一些领域真正登顶世界尖端。
“这里(深圳)是中国的硅谷,这个城市的气质适合高新技术发展的。”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对深圳的创新环境赞誉有加。
引进诺奖得主之外,位于深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取得的创新成就同样不容小觑,他们正在为深圳增强源头创新力、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提供重要的推动和支撑。
【雨伞厂】关注:一直以来,手术、放疗和化疗被称为是癌症治疗的三大模式,以放疗为例,其疗效受到射线辐射剂量和增敏剂毒性的极大限制。开发高效低毒且同时具备诊断与治疗功能的放疗制剂便具有重大意义。11月初,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院”)发布消息称,喻学锋研究员课题组与暨南大学陈填烽教授等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种二维片状结构的靶向纳米体系,实现了肿瘤靶向放射治疗。先进院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科学院百余院所中唯一与香港共建的研究机构。
此前,南科大“孔雀团队”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发布。该校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创办瀚海基因,自主研发第三代基因测序仪GenoCare,这是目前全球准确率最高且唯一定位用于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
深圳大学则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加深与区域合作、鼓励教师将专利技术和企业进行嫁接等方式,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获深圳科技奖市长奖的77岁深大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景镇终其一生探索“一瞬即逝”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图景及其变化规律,为我国现代国防和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李景镇说:“创新是深圳的灵魂。这座城市不仅扶持创新科研项目,还能宽容失败,这是深圳能发展的根源所在。”
2“是前沿科技诞生地,更是产业成果转化地”
“不仅是源头创新、前沿科技诞生地,也是成果产业化之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宝亭的话代表着科学家们对深圳的期望。
引进顶级人才,带来尖端技术之后,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正是深圳的一张“王牌”。“深圳更适合科研成果产业化——这里不断涌现巨头企业,论文不再锁于抽屉,而是能直接把它‘变现’,创造更多价值。”先进院副研究员郑炜说。
2011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的郑炜,选择跨过蜿蜒曲折的深圳河,来到对岸的“创新之都”。他想在这里研发新型光学显微成像方法,从而探索基础生物医学问题,“相较于香港,深圳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更快。”
今年6月,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生物传感及医疗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推出的噬菌体示色传感器等最新3项科研成果,被专家评价为“国际尖端”“世界领先”。其背后,是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与深企光聚通讯合力打破欧美技术垄断的一个缩影。双方为何能牵手成功?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想借助社会力量将科研应用于现实,光聚通讯则想借助高校力量强化行业科研优势。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在深圳不断萌芽、生长的创新企业,他们是促进源头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催化剂”,更是成果落地的基石。
时间回溯到2009年,刘若鹏在美国杜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所在的科研团队利用超材料技术研制出“隐形衣”,一时轰动业界。次年,刘若鹏与4位小伙伴来到深圳成立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核心技术便是超材料。
【雨伞厂】关注:“超材料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前沿创新学科,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在全球范围内亦属空白领域。”刘若鹏告诉记者,未来,光启将率先实现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引领该领域工程化、产业化的普及应用。
对于企业而言,要想成为行业领导者,源头创新必不可缺,探索产学研融合之道更是重中之重。去年央视春晚,优必选研制的540台Alpha机器人整齐划一地舞蹈成为“网红”。在今年落幕的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大疆创新展示了挥挥手就能操控、只比手掌略大的“晓”Spark无人机。“我们首先要聚焦源头创新,再把规模和影响力做上去,‘江湖’地位和层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形成。”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如是评价大疆、优必选等深圳创新企业。
3 “这座城市正在改写世界创新规则”
英国知名刊物《经济学人》曾这样形容深圳:这座城市正在改写世界创新规则、培育一批影响世界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来自深圳的大疆创新已成为世界无人机领域的领导者,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排名前三。”美国消费技术协会(CES主办方)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瑞·夏培罗对记者表示,深圳有成为世界“创新之都”的潜力——“深圳有很多制造型企业,它们的生产能力很强,这里还有不少好的大学,深圳有能力在源头创新方面有所作为。”
源头创新离不开政府的作为和布局。深圳沿着产业变革的方向,已率先布局了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前瞻性布局了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天航空、智能装备等未来产业。
近5年来,深圳市政府不断加强创新体系顶层设计,以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5年前的3000多亿元增长到如今的7000多亿,年均增速达到15.9%。去年,深圳出台了促进科技创新、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完善人才住房制度五大政策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也进一步构建起了公平、开放、透明的创新市场环境。
【雨伞厂】关注:“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一直具有创新精神、务实精神、开放精神。这座城市吸引了世界各地优秀人才聚集,加上政府敢于尝试,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创成果领跑世界。”柔宇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自鸿认为。3个月前,柔宇迎来了5岁的“生日”,这家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科技公司之一,已经聚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人才。厚度仅有0.01毫米的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投资超100亿元的全球首条类6代全柔性显示屏量产线、全球第一款可弯曲穿戴手机等都是其“代表作”。
尽管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但深圳发展源头创新并非一帆风顺。“硅谷之所以能发展迅速并保持领先地位,与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很大的关系。”刘自鸿有着自己的观察,“斯坦福大学等高校为硅谷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这些高校从全世界招募学生,并由硅谷的企业投资培养,再输出学生到当地企业。这样一套良性循环系统,对于当地的发展帮助极大。”他认为,如果深圳能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会加速其国际化进程,增强其源头创新实力。
“对于行业而言,缺少的不是跟随者,而是领跑者。”光启创始人刘若鹏同样认为,未来深圳应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源头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上做更多努力。
■样本
光启的源头创新路径:
研究院+企业+创新平台
银灰色、科技感十足的“云端号”飘浮在东莞上空,这一空间大数据平台,能为城市综合治理和决策提供辅助;临近空间飞行器“旅行者”3号,在新疆携带一只活体乌龟成功进入海拔21公里的临近空间;成立迄今,专利申请总量超过4400件,其中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量占该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的86%……
这些曾经需要大院大所、顶尖高校才能完成的科研成果,均来自一家深圳企业——光启集团。几年的时光,光启已从5个人的小微创新团队发展到拥有2000多人的全球化创新企业。
【雨伞厂】关注:在体制创新上,光启形成了“研究院+企业+创新平台”的发展模式,奠定源头创新的科研和产业化发展道路。研究院致力于国际新兴尖端交叉科技的研发,一系列产业化公司致力于市场开拓,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在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此外,光启还开创了立足深圳、分布全国、布局全球的创新国际化发展道路。光启全球创新共同体(GCI)横跨5大洲,创新机构分布在21个国家和地区。